首页 > 知识 > 问答 > 瞳距尺什么情况作用,瞳孔距离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瞳距尺什么情况作用,瞳孔距离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09 11:24:02 编辑:隐形眼镜 手机版

1,瞳孔距离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瞳距分为 远用瞳距和近用瞳距,一般用瞳距仪可以测出,瞳距尺也可以,但是对于一些疑难瞳距的测量 需要验光师的专业知识,对于斜视,眼球震颤等是很需要专业水平的 另外,远用瞳距53毫米 是很常见的,男人一般60mm以上吧,女生中出现53mm并不少见! 瞳距的大小是没法改变,对成年人来说53MM的瞳距是很少见的,不过这不存在正常不正常.只要眼位正常,没出现内斜(就是所说的斗鸡眼),你完全不必在意,瞳距大小是不影响任何事的. 成年女性常见的瞳距是56MM-62MM,成年男性的常见瞳距是58MM-68MM,不过小于56MM或者大于68MM也属于正常的,只是少数人而已.

瞳孔距离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2,配眼镜时瞳距测量不准对眼睛的影响大不大呀需不需要换一个 问

您好,度数不同允许的瞳距误差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知道你的度数,望补充
首先我要纠正楼上的回答,瞳距一般不会变化,什么样的病变能让瞳距变化?可能搂上的连什么是瞳距都不知道!还拍片子?拍什么片子能拍出来这个? 以前在某眼镜店测瞳距是61mm,这次反复测了几次都是60MM,眼科医院测的64,说明你的瞳距就是60.医生是用机器测的,就是用电脑验光仪测得,电脑验光仪测有误差,最准的还是瞳距仪,就是眼镜店用一种可以手持的仪器.在每年技术监督局来检测仪器时,电脑验光仪检测没有要求检测这一项.电脑验光仪设备检测这一项的国家标准是误差为1MM.眼镜店在你的的疑问下又用眼镜尺目测了两次,还是60,说明就是60,其实你自己也可以自测一下,拿一把尺子,对着镜子对准双眼瞳孔(眼睛中心),看看尺子上眼中心距离是多少MM.虽然这么测不精确,但是,还是能测出来是60对的呢?还是64是对的.眼科医院看眼底是比眼镜店好,验光也可能不错,但是测瞳距就没有眼镜店准了.眼科医院他不管你配眼镜的瞳距的事,只有眼镜店里才会给你找瞳距.800度的瞳距误差,国家标准是2MM.配出的眼镜在误差内是可以的.有不明白的你再加我号问我吧.

配眼镜时瞳距测量不准对眼睛的影响大不大呀需不需要换一个  问

3,请问我眼镜瞳孔距离的问题

验光时应准确测量瞳孔距离,瞳孔距离是指双眼光学中心的距离,远处瞳孔距离要大于近处,要保证双眼光学中心与所配眼镜光学中心一致,保持双眼单视功能。 瞳孔距离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距离测量的,依此选择镜架就会很合适。如果瞳孔距离有错误,可导致瞳孔部位偏离镜片光学中心,使镜片产生三棱镜作用,例如10.0D 的球镜中心偏离1毫米,就会产生一个三棱镜度(1Δ)的作用。屈光度越大、三棱镜的作用越大,会增大眼球的调节负担,使佩戴者难以忍受。 测量方法:检查者左手持电筒,(最好用聚光灯泡)在患者眼前(30cm═33cm)处,让被检查者注视灯泡亮点,右手拿量尺,测量两角膜映光点距离,即可得出两瞳孔之间的距离。一般正常情况下看远的瞳距比看近的瞳距大约2mm。如果眼镜专为远用可将此得出的数值加上2mm。专为近用的可按照此数值。若远近并用可加上1mm即可。斜视测量同上(映光点距离,加上1mm远近可用)单眼法:令患者看(30cm═33cm)处灯光,将尺子一端刻度对准患者瞳孔中心映光点。再看尺子横过患者鼻梁正中处数值,再将其距离得出数值乘2加上1mm。按实际要求应该是两眼视轴穿过瞳孔距离。这种距离与镜片光学中心对应相吻合,才符合要求。结果:映光点距离就是视近时,两眼视轴穿过瞳孔在角膜上距离,即实际所需要的瞳孔的距离。
我没戴过眼镜不太懂。你可到专业的眼镜店 详细咨询。但你检查瞳孔距离58 和60 的不是太大。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仪器的问题或是技术的问题。

请问我眼镜瞳孔距离的问题

4,尺读望远镜外观对准标准是什么

尺读望远镜外观对准标准是:在"杨氏模量"和"金属线胀系数"两实验中,都要对微小长度的变化进行测量.目前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光杠杆和尺读望远镜进行测量,在测量中学生最难以掌握的就是光学系统的调节。有些学生对调节过程感到无从着手,不知道每一步具体如何调整,怎样判断.不少同学往往一开始就在望远镜中寻找标尺的像,在把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从头转到尾也看不到标尺的像时,仍继续旋转调焦手轮,以致把调焦手轮的固定螺丝顶出,调焦失灵,徒劳无益.另外,即使能调出标尺的像,但标尺的刻度不够清晰,给实验带来误差.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给出了光杠杆及尺读望远镜调节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调节。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在"杨氏模量"和"金属线胀系数"两实验中,都要对微小长度的变化进行测量.目前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光杠杆和尺读望远镜进行测量,在测量中学生最难以掌握的就是光学系统的调节.有些学生对调节过程感到无从着手,不知道每一步具体如何调整,怎样判断.不少同学往往一开始就在望远镜中寻找标尺的像,在把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从头转到尾也看不到标尺的像时,仍继续旋转调焦手轮,以致把调焦手轮的固定螺丝顶出,调焦失灵,徒劳无益.另外,即使能调出标尺的像,但标尺的刻度不够清晰,给实验带来误差.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给出了光杠杆及尺读望远镜调节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调节

5,望远镜上的标尺有什么作用

望远镜上的标尺有什么作用1、目距调整 首先将望远镜左右目镜的正负屈光度刻度调整至0刻度.双手分别握持望远镜的左、右镜身,搜寻远处目标同时拉展或按压左、右镜身,使军用望远镜的目距与人眼的瞳距相同时(人眼看到的全视场为圆形),停止调整.2、物像调整 首先搜索目标,锁定目标后,转动左目镜视度手轮,使望远镜左支系统目标像和分划图象完全清晰后,再转动右目镜视度手轮,使右支系统目标像完全清晰,便完成对所观察目标的调整.因为军用望远镜光路设计具有动态自动聚焦功能,因此当望远镜清晰度调整好之后,再次观察距离不同的目标时不需重新调焦.
1、目距调整 首先将望远镜左右目镜的正负屈光度刻度调整至0刻度。双手分别握持望远镜的左、右镜身,搜寻远处目标同时拉展或按压左、右镜身,使军用望远镜的目距与人眼的瞳距相同时(人眼看到的全视场为圆形),停止调整。 2、物像调整 首先搜索目标,锁定目标后,转动左目镜视度手轮,使望远镜左支系统目标像和分划图象完全清晰后,再转动右目镜视度手轮,使右支系统目标像完全清晰,便完成对所观察目标的调整。因为军用望远镜光路设计具有动态自动聚焦功能,因此当望远镜清晰度调整好之后,再次观察距离不同的目标时不需重新调焦。 3、测方向角 方向角是指被测两目标(或一目标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对望远镜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a)当两目标方向角小于望远镜内方向测角分划范围,以分划板上一端的刻线对准目标(目标1),然后看另一目标(目标2)对准分划刻度线的数值,即为所测得的方向角密位数。 b)当两目标的方向角大于望远镜内的方向测角分划时,可借助两目标(目标1,2)之间的任意一目标(目标3)进行分段测量,将每段,将每段测得的数值加起来,即为所测的方向角,所测得的方向角为1-10(110密位) 4、测高低角 任意两目标(或一目标的两端)对望远镜在垂直面上的夹角,称为高低夹角。 a)当目标的高低交角比较小时,以分划板十字中心(或任意一刻线)对准目标下方,看目标上方对应分划板刻线所夹的分划数值,即为所测高低夹角的密位数,如图所示,目标的高低夹角为0-15(15密)位。 b)当目标的高低夹角比较大时,可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将分段测量的数值相加,即为高低夹角。 5、测距离 利用视距曲线测距离 a)当目标高度为2m时,目标下端对准视距分划的水平线,目标的上端与视距分划相切处的读数即为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目标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为550m。 b)当目标的高度大于(或小于)2m时,其实际距离按下式计算: l=l1xh/2(m)
文章TAG:瞳距什么什么情况情况瞳距尺什么情况作用

最近更新